金价涨得银行心发慌,黄金涨价对银行的影响
- 11
- 2025-02-10 21:32:37
- 41
为啥周大福金价比银行贵?
银行的黄金一般是用做投资用的,通常是以金条的形式,并不需要什么特殊的工艺,所以银行的金条通常以国际金价为标准的。也不需要收取工艺费或其他的费用。
而像周大福卖的黄金,一般是比较要求工艺,都是各种造型特别精美的饰品,所以它是加上了工艺价的,自然会感觉周大福的金价要比银行贵一些。
各个银行的投资金条为什么价格不同?
1、纯度和做工都是一样的、
由于每个银行加价的幅度不一样、
也就是销售的价格不一样、才会出现如你所说的价钱、
就跟各地的商品价格不一样是一个道理;
2、回收价格肯定也会不一样;
但不会出现如你所说的最后一种情况;全国银行网点都是回收的、
只不过回收的价格不一样;
银行金价查询?
通过工行短信银行查询账户黄金和账户白银的价格方法:
1、如需查询黄金价格,编辑短信“HJJG”至95588。
2、如需查询白银价格,请编辑短信“BYJG”至95588。工行的个人账户黄金及账户白银同属于账户贵金属业务,可使用同一个资金账户,且同一地区只能指定一个资金账户。
为什么各银行的金价不一样?
主要的原因是银行的报价里面其实是含了手续费。市场上的价格,并不是实际交易价格,因为后者是要含有手续费的。银行所报的黄金价格里所含的手续费叫“点差”,银行所收的点差各不相同,所以价格会不一样。 一般银行单向点差收每克10元,假如现在市场是的买价是260元一克,那么银行很可能就是270元一克,这10元里面包含的手续费跟各种费用。
金价持续下跌,多家银行收紧个人贵金属交易,传递什么信号?
金价持续下跌,说明经济形势紧张,黄金市场购买力持续走低,没有闲钱往里面投入了。它告诉我们:现金很重要,未来几年是现金为大爷的时代。另外,金价下跌也证明:世上没有只涨不跌的商品,包括房子。黄金都能跌,砖头水泥钢筋能不跌???
银行收紧贵金属交易,应该有两个目的。一个是防范个人爆仓风险,但这不是主要目的;第二个是限制资金抄底收货,想把现钱尽量往地产市场上赶,去为地产商和银行解难救急,这才是主要目的。反之,也告诉我们,房地产已相当危险,买房须谨慎。
这几年,少投资,现金为王,留钱保命。
我猜是因为银行没有实物黄金白银来支撑交易体系。
想多了,根据国际金融监管体系,从事贵金属交易的市场,必须持有相当数量的黄金。
据说要求达到85%
这个要求很多年了,但是国内银行一直没有达到要求,黄金储备一直不足。
金融系统在整顿,不符合风险要求的在整改。
银行的贵金属交易,其实一直都没有实物支撑,变成了一种做市商游戏。
而国内的大宗黄金市场是撮合交易市场,包括上海期货和上海黄金交易所。
银行需要进行对冲;
银行不能对赌,这种情况下银行未必能赚到钱。
做市商交易,客户赚的就是平台亏的,平台亏的就是客户赚的。但是允许平台进行对冲。
传递什么信号?美元要强势必定黄金要贬值啊,而且现阶段什么最重要?食物,能源,以及医药。黄金在以前是给美元背书的,就如同犹太鼓吹的钻石一样,没有什么太大价值,对老百姓而言,除了做为装饰品外本质上没有太大用途。保值就算了,毕竟,黄金也好白银也罢都是美元说的算,他们想让它们涨就涨,想让它们跌就跌,关键是要美元割韭菜割的爽。如此一来,银行当然不愿意当韭菜了。
银行是金融企业,本质是企业,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趋利避害是共性。
一,银行收紧个人贵金属交易,是为了银行营利和避免亏损。
二,传递两个信号:
1.贵金属行情复杂,不是单纯的强势美元下的贵金属下跌。全球去美元化和经济下行带来很多变量。
2.国内经济强劲复苏,特别是后半年的大幅度反弹,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包括贵金属在内的大宗商品定价权争夺,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
7月15日工行发布了关于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仓交易的通告。
通告内容提到,工商银行将自北京时间2022年8月15日8:00起,暂停账户黄金、账户白银业务开仓交易,客户已设置且未成交的开仓挂单将自动失效,持仓客户的平仓交易不受影响。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第1家银行出台通告暂停黄金账户交易,这最近几个月已经有多家银行发布类似的公告,截至目前至少有6家银行收紧了个人贵金属业务。
那为什么银行要收紧贵金属交易业务呢?其实这里面就是害怕出现一些风险,有可能给银行和客户带来损失。
过去两年时间,在全球流动性增加以及经济增速放缓,加上地缘冲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之下,包括黄金在内的很多贵金属价格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上涨,黄金价格两度站上2000美元的高点。
跟前几年相比,目前黄金价格相对是比较高的,跟2016年低位时相比,目前黄金价格至少高出了700美元以上每盎司;国内的黄金价格目前也达到370元左右,跟最低时期的200多元相比,也贵出了不少。
但是黄金本身的波动性是比较大的,受全球流动性的影响,全球经济的影响以及地缘冲突的影响非常大。
特别是最近一段时间,欧美面临很大的通胀压力,美国欧洲纷纷进入加息通道,尤其是美国的加息对贵金属的影响非常大。
进入2022年以来,美联储已经开启三次加息,而且一次比一次幅度更大,第一次加息25个基点,第2次加息50个基点,第3次加息75个基点。
但是连续大幅加息并没有能够有效遏制美国的通胀压力,2022年6月份,美国的CPI仍然高达9.1%。
在通胀压力持续处于高位的背景下,美联储未来肯定会继续采取加息步伐,根据目前市场的预测,7月份美联储仍然有可能加息75个基点,而且未来还有可能保持大幅加息。
一旦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美元会持续走强,另外市场流动性会大幅减少,这对于包括黄金在内的贵金属市场冲击是比较大的,这也是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包括黄金白银这样的一些贵金属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
从2022年4月中旬到现在,黄金价格已经跌去300美元左右,跌幅超过15%,而且最近一段时间一直处于下跌趋势,未来还有可能进一步下跌。
但是当前黄金又有一些利多因素,一方面是全球进入加息通道之后,全球经济增速都不太乐观,欧美很多国家都有可能陷入衰退;另一方面,当前地缘冲突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缓和,国际避险情绪仍然比较高。
在这些利多因素的影响之下,一旦市场出现风吹草动,黄金价格就有可能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
所以当前黄金价格的走势是非常复杂的,有可能出现明显的下跌,也有可能出现明显的上涨,这时候无论是做多还是做空都会面临很大的风险。
这时候如果银行的投资客户轻易投资贵金属,潜在的风险非常大,赌对了你可能大赚一笔,但赌错了就可能赔上很多钱。
这种大起大落的走势有可能给客户交易带来很大的冲击,甚至有可能出现部分客户穿仓的情况,类似这种案例过去几年并不少发生。
第1个案例是2013年中国大妈抄底黄金的事情历历在目。
在2013年4月份的时候,当时华尔街金融大佬都纷纷看空黄金,短期内黄金价格出现了一定的下跌,这时候半路却杀出了一群中国大妈,他们在全球各地买买买,愣是把黄金给拉了上去,让华尔街金融大佬们吃了不少亏。
正当大家以为中国大妈已经战胜华尔街金融大鳄的时候,却不曾想到从2014年开始,黄金价格就开始持续下跌,到2016年最低时候,曾经跌到1000美元左右,中国大妈被牢牢的套住,直到2019年才有机会逃离。
虽然最终中国大妈们没有亏损,但如果把投资黄金的机会成本计算在内,实际上是非常不划算的。
第2个案例是中国银行的原油宝事件。
虽然原油跟贵金属是两种不同的投资产品,但他们投资的逻辑基本上大同小异。
在2020年4月20日,美国WTI原油期货2005合约价格暴跌至负值;4月21日早晨,“原油宝”很多投资者账户竟然“穿仓”了,原来的持仓不仅全部清零,甚至还需要赔付中国银行每桶油260多元,有些大的客户不仅赔到连裤子都不剩,还一下欠银行上千万元债务。
这个事情当时闹得非常大,最后中国银行只能做出妥协,表示愿意与投资者签订和解协议,免除投资者的“欠款”,但是对于亏损部分不予赔偿,这一协议并没有被所有投资人接受。
最后有部分投资者将中国银行起诉到法院,判决中国银行承担投资者全部穿仓损失和20%的本金损失,返还扣划的投资者账户中保证金余额,并支付相应资金占用费。
此外中国银行还被监管部门处以重罚,中国银行及其分支机构合计罚款5050万元。
在这次原油宝事件当中,中国银行可以说亏损非常大,有了中国银行这个事件之后,各大银行在之后的期货投资当中都非常谨慎。
所以在当前黄金市场面临很多不确定因素,有可能面临较大波动的背景之下,银行提前关闭交易通道,以此来避免发生一些节外生枝的事情,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投资者,更多的是为了防止银行出现损失。
为什么金店金价和银行金价差很多?
【1】商品本身之间的价格差:黄金本身的纯度、工艺等有所差别,而且要知道,黄金和其他商品一样,在不同的地方,以不同的形式销售都会有所差异。所以它价格不止是银行和金店不一样,银行和银行之间也不一样,金店和金店之间,价格也是相差也很大。
【2】金店的黄金往往是饰品,除了销售黄金之外,还会有其他附加价值,比如工艺、设计、品牌、服务等。银行的黄金主要以投资为主,在质量得到保证的前提下,还会尽可能压低成本,展现黄金本身的价值。
【3】销售黄金并不是银行的主营业务,而金店则是以销售黄金为主,因此在人工、场地等各方面的开支都会均摊在黄金的成本之中。
黄金首饰是算工艺品,是有加工费的,也是按照上海黄金交易所的报价定价,但在定价的基础上,按照每克再加工费。一般是商场进行销售。银行金价是按照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金价报价,是电子盘,没有实物的,投资者可以在银行的客户系统上,做买卖投资。目前银行推出的有人民币克金、美元盎司金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黄金T+D。